厨房里的时光标本
厨房的窗台一角,静静立着一只旧瓷坛,坛口微微敞开,隐约可见里面盛着深琥珀色的酱料,坛身斑驳的釉面下,隐隐透出几道细小的裂痕,坛子旁,一张边缘已经磨损的黑白照片被压在玻璃板下,照片上,一个穿着碎花围裙的年轻女子正低头搅动着灶台上的大锅,笑容温婉如水,照片旁放着一沓用蓝布包裹得整整齐齐的旧手帕,每一块都洗得发白,叠得方方正正,这就是我的朋友阿杰的妈妈,王阿姨留在这个世界上,最鲜活的印记。
认识阿杰那年,我刚上初中,他是我第一个交到的好朋友,每次去他家玩,最让我感到温暖的,就是王阿姨的厨房,那间不大的厨房,永远弥漫着饭菜的香气和一种说不出的、让人心安的味道,王阿姨总是系着那条洗得有些发灰的碎花围裙,在灶台间忙碌,她的动作不算快,甚至有些慢条斯理,但每一样食材到了她手里,仿佛都变得格外听话,她会记得我随口提过一句喜欢吃什么,下次去的时候,那道菜就会出现在餐桌上;她会在我和阿杰因为一道数学题争论不休时,端来切好的水果,笑着说:“别急,慢慢想,吃完水果再想。”
王阿姨的手,似乎有种神奇的魔力,冬天我的手容易生冻疮,她会用生姜切片,加上红糖熬水,然后用自己的手掌焐热了,轻轻给我搓揉;夏天我贪玩摔破了膝盖,她会用清水仔细冲洗伤口,涂上药膏,再用干净的手帕仔细包好,动作轻柔得像怕碰疼了我,那些手帕,后来我才知道,都是她年轻时亲手绣的,上面绣着简单的花草,针脚细密,每一针都藏着她的细心和温柔。
我从未见过王阿姨发脾气,无论生活给予什么,她总是用那温和的微笑去面对,阿杰的爸爸常年在外工作,家里的大事小情,几乎都是王阿姨一个人扛着,她白天在厂里上班,晚上回来还要操持家务,照顾阿杰,但在我记忆里,她的脸上从未有过疲惫和怨怼,她会在阿杰取得好成绩时,眼角眉梢都盛满骄傲的笑意;也会在阿杰偶尔犯错时,轻声细语地讲道理,从不大声斥责。
后来,我长大了,离开了家乡,和阿杰的联系也渐渐少了,再听到王阿姨的消息,是她生病了,再后来,她走了,阿杰在电话里声音哽咽,说妈妈走得很安详,临走前还在念叨我的名字,那一刻,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个系着碎花围裙,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,她的笑容,她的温柔,她手心的温度,都清晰地浮现在眼前。
前阵子,我回了趟老家,特意去了阿杰家,客厅里,王阿姨的照片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,照片上的她笑得依旧温婉,我走进厨房,那只旧瓷坛还在窗台那里,酱料的香气似乎还残留着,那些蓝布包裹的手帕,阿杰说他妈妈特意留给了他,说看到手帕,就像妈妈还在身边。
王阿姨离开很多年了,但她留给我的,却像厨房里那经年不散的香气,温暖而持久,她教会我的,不仅仅是做菜的技巧,更是一种面对生活的态度——无论遇到什么困难,都要像她一样,用一颗温柔而坚韧的心去面对,用爱去温暖身边的人,她就像厨房里时光的标本,将那些最美好的瞬间,永远定格在了我的记忆里。

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