韩阿姨的厨房
朋友的母亲姓韩,街坊四邻都唤她“韩阿姨”,在我记忆里,韩阿姨总是和厨房的烟火气联系在一起,她家那扇小小的厨房门,仿佛连接着一个充满魔力的世界,每次推开,都能闻到饭菜的香气扑面而来,温暖而治愈。
我认识韩阿姨,是因为我最好的朋友小林,小时候,我总爱往小林家跑,而韩阿姨的厨房,就是我们这些孩子最流连忘返的地方,无论我们去得多早,总能看到韩阿姨已经在厨房里忙碌着,她系着一条干净的碎花围裙,头发利落地挽在脑后,手里不是在择菜,就是在翻炒,动作娴熟而麻利。
“来了啊,快洗手,阿姨给你们做好吃的。”韩阿姨看到我们,总是笑眯眯的,眼角的皱纹里盛满了慈祥,她的声音温柔而有力,像春日里的阳光,让人心里暖洋洋的。
韩阿姨的厨房不大,但收拾得井井有条,锅碗瓢盆摆放整齐,各种调料瓶罐标签清晰,案板上的蔬菜瓜果水灵灵的,一看就新鲜,我最爱看她在灶台前忙碌的样子,锅铲在她手中仿佛有了生命,上下翻飞,不一会儿,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就摆上了桌,有她最拿手的红烧肉,色泽红亮,肥而不腻;有清爽可口的凉拌黄瓜,脆嫩开胃;还有那锅永远熬得粘稠白米的小米粥,入口顺滑,暖心暖胃。
韩阿姨的饭菜,不仅仅是味蕾的享受,更充满了家的味道和爱的温度,记得有一次,我考试失利,心情沮丧地躲在小林家不肯回家,小林也不知道怎么安慰我,倒是韩阿姨默默地端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阳春面,卧着一个金黄的荷包蛋,撒上一把翠绿的葱花。“孩子,吃点东西,心里就舒坦了,没什么过不去的坎儿,阿姨相信你。”她轻轻拍了拍我的肩膀,那简单的面食和朴实的话语,瞬间驱散了我心中的阴霾。
后来,我们渐渐长大,各奔东西,见面的次数少了,但韩阿姨的厨房,和那里的味道,却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里,每次回到小林家,无论多晚,韩阿姨总会从厨房端出一碗热汤或是一碟小点心,嘴里念叨着:“在外面别亏待了自己,回家来,阿姨给你做。”
岁月流转,韩阿姨的头发渐渐染上了霜白,腰身也不如那般挺直,但她站在厨房里的身影,依旧是我心中最温暖的画面,她的厨房,不仅仅是一个烹饪食物的地方,更是一个充满爱、传递温暖、给予力量的港湾,那里有饭菜的香气,有母亲的叮咛,有友情的陪伴,更有那份朴素而深沉的人间烟火气。
韩阿姨,这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,用她的双手和爱心,在小小的厨房里,为我们烹饪出了无数个美好的瞬间和最难忘的滋味,她的故事,就像她做的菜一样,简单、纯粹,却回味悠长,温暖了我们整个青春岁月。

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