剑啸群佛
佛国之上,香烟缭绕,梵音低回,金身佛像俯视众生,面容悲悯,似早已勘破红尘万丈,寂然不动,然而在这片庄严之下,却有一道剑光,正欲撕裂这千年的沉寂,剑啸声起,如龙吟九天,震得檐角铜铃狂乱,惊得满殿烛火摇曳,这剑光,不属于佛,亦不属于魔,它只属于一个不甘被宿命束缚的灵魂——他名唤“无念”。
无念并非生来便在佛前,他曾是一名江湖剑客,剑法卓绝,快意恩仇,以为手中三尺青锋便是世间真理,一场惊天动地的阴谋,让他失去了所有至亲至爱,也让他看清了江湖道义下隐藏的贪婪与虚伪,心死之际,他抛却了剑,遁入空门,希望能在这晨钟暮鼓中寻得一丝安宁,佛门的清规戒律,并未能抚平他心中的创伤,反而如同一张无形的网,将那份不甘与愤怒层层包裹,日益发酵。
他在伽蓝殿内扫地,扫去的岂止是尘埃,更是过往的烟云;他在禅房内打坐,静下的岂止是心猿意马,更是那柄沉寂于心中的剑,佛像的眼眸,在他看来,有时是悲悯,有时却像是一种无声的质问:你真的能放下吗?放下仇恨,是否意味着遗忘逝者?放下执着,是否意味着背叛曾经的自己?
那日,山下来了一群恶霸,强占香火钱,殴打僧人,甚至试图亵渎神像,住持与众僧合十低眉,口诵“阿弥陀佛”,祈求恶霸能幡然悔悟,恶霸的狞笑与拳脚,却将这慈悲的祈求击得粉碎,就在一名恶霸的棍子即将砸向一位老僧的头颅时,一道寒光骤然闪过!
“铛!”一声脆响,棍剑相交,火星四溅,无念不知何时已持剑立于殿前,他不再是那个低眉顺目的扫地僧,眼神锐利如鹰,周身散发着凛冽的剑气,那柄曾被他认为应抛弃的剑,此刻正微微震颤,仿佛在呼应他内心深处最原始的呐喊。
“阿弥陀佛,罪过罪过。”住持微微皱眉。
“师父,若佛不能庇佑弱小,这佛,要之何用?”无念的声音不大,却字字千钧,“若慈悲只能换来退让,这慈悲,是否也是一种懦弱?”
话音未落,剑已出鞘,剑光如匹练,在殿内纵横交错,带着决绝的气势,他没有大开杀戒,剑尖所指,尽是恶霸的兵刃与关节,精准而凌厉,每一剑,都仿佛在诉说一段过往的冤屈;每一剑,都带着对不公的愤怒与抗争,剑风呼啸,卷起地上的尘埃,也卷动着殿内佛像的衣袂,那些原本庄严静默的佛像,在剑光的映照下,似乎也动容了,它们的眼眸,仿佛在注视着这场违背常理的“剑啸群佛”。
恶霸们鬼哭狼嚎,狼狈逃窜,殿内重归平静,只是空气中还残留着剑锋的寒意与淡淡的血腥气,无念收剑而立,剑尖滴落的水珠,不知是汗水,还是泪。
住持缓缓起身,走到他面前,目光深邃:“无念,你心中有剑,便难成佛。”
无念抬头,直视住持,眼中没有丝毫悔意:“弟子心中有剑,亦知众生疾苦,若佛不能渡尽世间苦难,弟子愿以这凡尘之剑,为佛开一条渡世之路!”
他顿了顿,目光再次扫过殿内群佛,声音坚定而响亮:
“剑有剑道,佛有佛理,无念以剑啸之音,问一问这诸天神佛:是佛法无情,还是世人皆苦?是放下执着,还是漠视苍生?”
剑啸声似乎还在殿内回荡,与那低沉的梵音交织在一起,形成一曲奇异而悲壮的交响,无念站在那里,身形挺拔如剑,他或许成不了佛,但他用自己的方式,诠释着另一种慈悲与担当,那柄剑,不再仅仅是杀伐的工具,它成了他守护心中道义的利刃,成了在这纷繁乱世中,一声不屈的呐喊。
剑啸群佛,佛亦无言,但那无声的佛光,似乎也因这一剑,而多了一丝凡尘的温度,多了一份对这芸芸众生的,更深沉的凝望,无念转身,走出了山门,背影融入了俗世烟火,他的剑,将继续啸傲,不为成佛,只为守护那些值得守护的人与事,这,或许便是他的道,他的“佛”。

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