凡尘一念,道心永驻
云巅仙尊
九天之上,云海翻涌如银龙腾跃,琼楼玉宇隐于霞光之间,仙鹤衔着玉简掠过琉璃瓦,惊起一地碎金,这里是云巅仙域,万仙来朝的圣地,而端坐凌霄殿之上的,便是执掌三界秩序、被尊为“云巅仙尊”的玄清。
仙尊之名,响彻寰宇,他修行三千年,便从一介凡尘小修踏入仙道之巅;他执掌“天律令”,掌管仙界刑罚,连上古神兽都不敢忤逆其威严;他创“归元剑法”,一剑可平山海,一念可定乾坤,仙界众仙皆道:“云巅仙尊心如冰镜,道通天地,乃万古以来第一人。”
仙尊的道心,却并非天生无垢。
凡尘劫:那一眼,道心初动
玄清成仙前,是凡间一名叫“阿清”的孤儿,他生在贫瘠的青石村,自幼与村口的老柳树为伴,常听村里老人讲“仙缘”的故事,心中便埋下了“修仙”的种子,十六岁那年,天降大旱,颗粒无收,村里的孩童饿得哭声不止,阿清却偷偷翻进山神庙,将仅剩的半块窝头塞给了更瘦小的女孩小禾。
“阿清,你会成仙的。”小禾的眼睛亮得像星星,她把一枚刻着“禾”字的木簪塞进他手里,“等你成了仙,就来找我。”
那枚木簪,成了阿清修行路上唯一的执念,他拜入青云宗,苦修百年,渡雷劫、斩心魔,终于飞升成仙,可当他站在云巅回望凡尘,青石村早已化为荒芜,老柳树枯死,小禾的身影,也只在梦中出现过千百次。
仙尊道心本该无情,可每当夜深人静,他总会摩挲那枚木簪,问自己:“若无凡尘牵绊,道心可真?若无小禾那一眼,我是否还是如今的云巅仙尊?”
仙界局:一念执,万古劫
仙界看似祥和,实则暗流涌动,魔界蠢蠢欲动,妖族屡犯边界,更有仙界内部权贵勾结,欲借“天律令”之便谋私利,玄清深知,仙尊之位,从来不是荣耀,而是重担。
他曾因一纸“诛仙令”,率天兵剿灭叛乱仙族,血流成河,战后,他站在尸山血海之上,手中长剑滴血,耳边却响起小禾的声音:“阿清,你说过要保护好人,不是吗?”那一刻,他第一次动摇:道之极致,究竟是杀伐果断,还是慈悲为怀?
更让他心惊的是,他发现“天律令”竟被上古魔气侵蚀,若继续执掌,恐会仙界大乱,而魔气的源头,竟与三万年前他飞升时斩断的一缕“心魔”有关——那心魔,便是他对小禾的执念。
“原来,仙尊的道,从一开始就错了。”玄清握紧木簪,眼中第一次有了迷茫。
破执念:云巅之下,道心归真
魔气爆发之日,仙界陷入混乱,众仙请仙尊动用“归元剑法”平息灾难,可玄清却收起了剑,他独自一人,踏入轮回道,回到了凡尘青石村。
这一次,他不再是阿清,而是仙尊玄清,他看到小禾早已老去,却仍守在村口,望着远方说:“阿清会回来的。”
玄清走到她面前,将那枚木簪放在她掌心:“小禾,我回来了。”
小禾浑浊的眼睛亮起,她笑着摇头:“你不是阿清,阿清不会老,而我……已经等了他一辈子。”
那一刻,玄清忽然明白:执念,是道心之障;而放下执念,并非遗忘,而是懂得,他成仙,不是为了忘记凡尘,而是为了守护凡尘。
他回到仙界,不再执着于“天律令”的完美,而是以“人心”为律,赦免无辜,惩治真凶;他不再追求“归元剑法”的极致,而是以剑为引,化解魔气,还仙界清明。
尾声:云巅之上,仍是凡心
又过千年,云巅仙域依旧霞光万丈,仙鹤翩跹,玄清仍坐在凌霄殿上,只是眉间多了几分温和,他时常会望着凡间,嘴角带着浅笑。
有仙子问他:“仙尊,您已成万古之尊,为何还念着凡尘?”
玄清拿起那枚木簪,轻声道:“因为仙尊之尊,不在云端,而在心中,若无凡尘烟火,何来道心永恒?”
云海之上,仙音缥缈,云巅仙尊的传说,仍在继续——不是因为他有多强大,而是因为他始终记得:道之所在,便是心之所向;仙之巅峰,仍是凡心一颗。

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