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落梧桐
《凤落梧桐》
暮色四合,远山如黛,晚风裹挟着凉意,掠过村口那棵不知生长了多少年的老梧桐,梧桐树下,一块被岁月磨得光滑的青石板上,坐着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,他望着村口那条蜿蜒延伸向远方的土路,眼神里盛满了化不开的期盼与落寞,村里人都说,老张头在等一只“凤”。
老张头曾是镇上小有名气的木匠,尤其擅长制作各式精巧的木鸢,他的木鸢,不仅形态逼真,更能在空中翱翔许久,仿佛有了生命,年轻时,他的手艺是出了名的好,上门求艺的人络绎不绝,他最得意的,却并非那些能卖上好价钱的精品,而是他耗费三年心血,用一整块上好的梧桐木雕琢而成的一只“凤”,那凤,羽翼丰满,神态灵动,眼神中仿佛藏着星辰大海,振翅欲飞,栩栩如生,他给它取名“梧桐凤”,只因传说中,非梧桐不栖。
“凤落梧桐,方为良木。”老张头常抚摸着那只还未完工的梧桐凤,喃喃自语,他相信,总有一天,会有那样一只神鸟,会栖息在他用梧桐木为它搭建的家园。
那年春天,一个穿着素雅、眉眼清秀的姑娘来到了他的木匠铺,姑娘自称是从外地来的,想学木鸢制作,老张头打量着她,姑娘那双清澈的眼眸,像极了山间的清泉,透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,他犹豫了一下,还是收下了这个唯一的徒弟。
姑娘很用心,学得也快,从选料、刨光到雕刻、扎糊,她都一丝不苟,常常为了一个细节,反复琢磨到深夜,老张头看在眼里,喜在心头,他发现,姑娘不仅心灵手巧,对木鸢的理解更是超乎寻常,她能从木纹的走向中看出风的痕迹,能从木质的纹理中感受到生命的脉动,她常常会提出一些独特的见解,让老张头这个老匠人也眼前一亮。
渐渐地,老张头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,甚至开始指导她参与到那只“梧桐凤”的雕琢中,他雕凤首,她琢凤尾;他刻凤翼,她饰凤羽,一人一凤,在木屑纷飞中,仿佛有了灵魂的共鸣,老张头觉得,这只梧桐凤,因为有了姑娘的参与,仿佛真的有了即将翱翔的生命力。
他常常望着姑娘专注的侧脸,心中便会涌起一种莫名的情愫,他想,这姑娘,可不就是他一直在等的那只“凤”吗?她落在了他的梧桐树下,为他的木匠铺带来了生机与希望,他甚至开始幻想,等梧桐凤完工的那一天,姑娘会穿上最美的衣裳,与他一起,将这只凤送上高高的天空。
岁月无情,世事难料,姑娘学成的那一年,家里来信催她回去,说她父亲病重,需要她继承家业,那是一个飘着细雨的清晨,姑娘收拾好简单的行囊,站在木匠铺门口,眼圈红红的。“师父,”她轻声说,“谢谢您,我会永远记得您,记得这只梧桐凤。”
老张头什么也没说,只是默默地从屋里捧出那只已经完工的梧桐凤,凤身光滑如镜,羽翼上的纹路细腻清晰,那双眼睛,依旧炯炯有神,仿佛在凝视着离人,他将梧桐凤递到姑娘手中,“带着它吧,它会保佑你。”
姑娘接过梧桐凤,泪水终于忍不住滑落,她深深地鞠了一躬,转身消失在雨幕中,再也没有回头。
从那以后,老张头依旧守着他的木匠铺,守着那棵老梧桐,他再也没有收过徒弟,也再也没有做过那样精致的木鸢,只是,每年的春天,当梧桐花开的时候,他都会将那只梧桐凤从屋里请出来,小心翼翼地擦拭一遍,然后放在梧桐树下,望着它,就像望着当年远去的姑娘。
村里人渐渐不再议论他在等“凤”,只当是老人家的一个执念,只有老张头自己知道,那只“凤”确实来过,就像传说中的神鸟,栖息过他的梧桐,也栖息过他的心,只是,凤栖梧桐,是为寻一个安身之所;而凤落梧桐,又终将飞向属于她的更广阔的天空。
又是一年暮色,老张头依旧坐在青石板上,望着村口,风吹过,梧桐叶沙沙作响,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等待与离别的故事,那只梧桐凤,静静地立在他身旁,在暮色中,泛着温润的光泽,像一颗永不坠落的星辰,提醒着他,那一段“凤落梧桐”的岁月,曾经真实地存在过。

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