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龙游浅滩》
世人皆知“飞龙在天”,鳞爪飞扬,搅动风云,是力量与尊贵的极致象征,龙亦有“游浅滩”之时,当昔日翻江倒海的巨龙,困于浅滩泥淖,纵有经天纬地之能,亦只能屈身忍辱,韬光养晦,这“龙游浅滩”,非龙之末路,实乃大智若愚、厚积薄发之始,是生命在低谷中的坚守与蜕变。
“浅滩”,于龙而言,是困境的隐喻,或许是时运不济,如屈原放逐,行吟泽畔,虽“长太息以掩涕兮”,仍“哀民生之多艰”,其《离骚》之绝唱,正是在政治生涯的“浅滩”中孕育;或许是力量悬殊,如韩信早年受胯下之辱,那片刻的屈辱,何尝不是潜龙在渊,等待时机;又或许是自身局限,如同猛虎困于笼中,雄鹰折翼于平地,纵有凌云壮志,亦不得不暂时收敛锋芒,此时的龙,失去了呼风唤雨的能力,失去了广阔无垠的舞台,面对的是泥泞的束缚、外界的误解与内心的煎熬。
然“龙”之为龙,在于其不屈的魂灵,即便身处浅滩,其志不改,其心不泯,它不会因浅滩的狭隘而自甘堕落,不会暂时的困顿而放弃对九天云霄的向往,它会将巨大的身躯蜷缩起来,默默积蓄力量,如同宝剑在炉中淬炼,美玉在璞中打磨,它观察着浅滩的一草一木,感受着水流的细微变化,甚至与泥泞中的小鱼小虾为伴,以一种谦逊的姿态,重新认识这个曾经熟悉却此刻陌生的世界,这种“游”,不是消遣,不是沉沦,而是一种策略,一种修炼,一种对生命的深刻体悟。
“浅滩”亦是检验真龙的试金石,是龙,则即便困于浅滩,其鳞甲之光不灭,其吐纳之息不息,历史上多少英雄豪杰,并非一帆风顺,他们或曾经历贬谪,或曾遭遇背叛,或曾一败涂地,皆如“龙游浅滩”,正是这些低谷,磨砺了他们的意志,坚定了他们的信念,丰富了他们的阅历,苏轼一生宦海沉浮,多次被贬,却能在黄州赤壁泛舟,唱出“大江东去”的豪迈;越王勾践沦为阶下囚,卧薪尝胆,终成“三千越甲可吞吴”的霸业,他们都在“浅滩”中完成了自我的超越,将困苦化为动力,将屈辱化为力量,最终一飞冲天,重振雄风。
“龙游浅滩”,并非长久之计,浅滩终究束缚不了真龙,积蓄的力量终将冲破束缚,当风雨来临,当江海涨潮,那蛰伏已久的巨龙便会猛然苏醒,一跃而起,挣脱浅滩的桎梏,重新翱翔于九天之上,此时的它,或许更加沉稳,更加睿智,其威势更盛,其境界更高,那浅滩的经历,已成为它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,让它明白,真正的强大,不仅在于呼风唤雨的能力,更在于面对困境时的从容与坚韧。
人生亦然,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条“龙”,它代表着我们的理想、抱负与潜能,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,我们难免会遇到“浅滩”——学业的瓶颈、事业的挫折、生活的磨难,当学“龙游浅滩”之智:不妄自菲薄,不轻言放弃,沉下心来,积蓄力量,等待时机,相信只要心中的“龙”不灭,终有一日,我们能冲破困境,实现自我,成就一番事业。
龙游浅滩,暂失雷霆之威,却藏天地之机,这,是困境,更是修行;是低谷,更是腾飞的前奏。

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