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灵归心处,吾道即天光
《仙域圣主:万灵归心处,吾道即天光》
在浩渺无垠的九天十地间,流传着一句古老的箴言:“仙域开,圣主现,万灵朝,混沌定。”
传说中,仙域是诸天万界最本源的圣地,灵气如渊,法则如丝,而圣主,便是这片圣地唯一的执掌者,他非以力压服,非以智谋之,而是以“道”为基,以“心”为引,让万灵自愿归心,让混沌秩序自成。
第一章:圣主之境,道化万物
仙域圣主的境界,早已超脱了“修炼”的桎梏。
他立于九天绝巅,可一念生世界,一念化轮回,仙域的每一缕灵气,都带着他的道韵;每一寸法则,都刻着他的印记。
曾有上古大能欲窥仙域奥秘,御神舟破空而去,却在域界边缘见到一幅奇景:千万道流光自仙域深处涌出,化作青松、白鹤、瑶草、玉芝,自动为引路者开道;更有星辰碎片化作阶梯,铺就通往圣主座下的路——这便是“道不欺人”,唯有心怀善念、尊崇本心者,方能得仙域垂青。
而圣主本人,常着一袭素白道袍,坐于菩提古树下,眸光清濯如初雪,他不言不语,却能让枯木逢春,顽石化灵;他不动不摇,却能平息万界纷争,止息混沌风暴,世人说他“无情”,却不知他的情,早已融入万灵血脉;说他“至高”,却见他俯身抚过受伤的小妖,为其疗伤时,眼神与凡间慈父无二。
第二章:万灵归心,非力而服
仙域圣主的“圣”,不在威压,而在包容。
他曾收留过被正魔两界追杀的半妖少女,那少女妖力暴走时,险些毁去仙域灵脉,圣主非但不责怪,反而以自身道气为引,助她梳理妖力,更在仙域为她开辟了一方“妖灵谷”,让她与同类共居。
“万灵皆有道,何分正与邪?”圣主曾对质疑的长老如此说道,“仙域非一界之私,乃万灵之归宿,若只容纯善,不留迷途,与那狭隘的仙门何异?”
仙域中,有上古神兽麒麟与凡间灵兔同饮甘泉,有渡劫失败的修士在圣主点化下重悟道心,甚至有域外天魔放下屠刀,在仙域种下了一株象征“放下”的曼陀罗。
渐渐地,“仙域圣主”四字,成了万灵心中的灯塔,无论妖魔神佛,只要心怀向道之意,皆可穿越混沌,叩响仙域之门,而圣主,永远会在菩提树下,笑着递上一杯清茶,说:“来了,便不走了。”
第三章:混沌劫起,圣主擎天
平静的仙域,终迎来了劫难。
“混沌之渊”在万界尽头裂开,无数混沌魔气汹涌而出,所过之处,法则崩坏,灵气枯竭,无数生灵或化为魔物,或消散于虚空。
这是诸天万界最大的危机,也是对圣主最大的考验。
有长老建议以仙域本源之力封印混沌之渊,却被圣主摇头拒绝:“封印不过是权宜之计,唯有以‘道’化‘混沌’,方能永绝后患。”
他独自一人踏入混沌之渊,仙域万灵自发聚集在渊边,望着那抹素白的身影被魔气吞没,泪水与灵气交织成雨。
七日七夜后,混沌之渊内,忽有一道光冲破天际,那光中,圣主的身影依旧清晰,却多了一份包容万物的厚重——他以自身道韵为引,将混沌魔气转化为最初的灵气,更在渊心开辟了一方新的天地,让被魔气侵蚀的生灵得以重生。
当圣主从混沌之渊走出时,仙域万灵齐齐跪拜,高呼:“圣主无量!”
他却只是淡淡一笑:“我非救世主,不过是做了该做的事,仙域的道,本就是‘共生之道’。”
第四章:吾道即天光,万古亦长存
劫过之后,仙域愈发繁荣,而圣主的传说,也在万界流传了万古。
有人说,他曾化作一缕清风,陪伴过凡间的孤老;有人说,他曾化为一颗星辰,照亮过修士的渡劫之路;更有人说,当你心中迷茫时,只需静心向道,便能在梦中见到他的身影,听他一句:“道在脚下,心向光明。”
仙域圣主,他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神祇,而是万灵道心的凝聚;他不是一个独断专行的统治者,而是共生秩序的守护者。
他的道,是“不争”的道——不与万物争,不与天命争,只与自己的本心争;他的道,是“大同”的道——无论仙魔神佛,无论强弱贵贱,皆可在仙域找到自己的位置。
仙域的菩提古树依旧繁茂,圣主的身影虽不常见,但每当万界有难,总有道光自仙域深处涌出,化作守护的力量。
或许,这就是“圣主”的真谛:不必永恒存在,只需让“道”的光芒,永远照亮万灵归心的路。
仙域圣主,万灵归心处,吾道即天光。
这光,永不熄灭。

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