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武当剑帝:一剑光寒十九州》
云雾缭绕的武当山顶,千年古松虬枝盘曲,仿佛亘古未变的守护者,松涛阵阵间,一道青影独立崖边,衣袂当风,腰间悬着一柄古朴长剑,剑鞘是鲨鱼皮所制,暗沉如墨,却隐隐透出内敛的光华,他便是武当当代掌门,亦是江湖人口中谈之色变的“武当剑帝”——凌尘。
“剑帝”之号,并非凭空而来,百年前,武当剑法式微,各派剑术争锋,少有人能将“太极剑”的圆融与“轻灵剑”的迅疾融为一体,凌尘十六岁那年,于后山剑池偶得先祖张三丰留下的《剑意篇》,顿悟“剑即自然,自然即剑”的真谛,他摒弃传统剑法中招式的桎梏,以天地为师,以云雾为势,将风雨雷电、山川河流之意融入剑招,终创出独步天下的“尘心剑法”。
他的剑,从不追求凌厉的杀招,却总能于无形中制敌先机,江湖传言,凌尘曾与魔教护法交手,对方刀势如狂涛拍岸,招招致命,凌尘仅持一竹枝,以“叶落知秋”之式,于漫天刀影中轻轻一点,那护法便如遭雷击,长刀脱手,跪地吐血——他并未伤及对方要害,却精准点中其膻中大穴,此乃“剑气通玄”之境。
然“剑帝”之名,不仅在于其剑术通神,更在于其心怀天下,二十年前,江湖动荡,魔教“血煞宗”崛起,屠戮正道,一时之间,腥风血雨,各大门派联手抗敌,却因各自为战,节节败退,彼时凌尘尚年轻,却以一己之力魔教总坛“幽冥谷”,于血月之下,以“万剑归宗”之姿,横扫千军,那一战,他孤身一人,剑光如银河倒泻,三百六十五招,招招不离要害,血煞宗宗主当场陨落,残余势力作鸟兽散,经此一役,“武当剑帝”四字,成为乱世中正道的最后一道屏障。
岁月流转,凌尘从意气风发的少年,成为沉稳如山的宗师,他收徒不问出身,只看心性,如今最得意的弟子萧然,本是山下一孤儿,因心怀正义被凌尘收留,凌尘教其剑法,更教其“剑心”:“剑乃凶器,非不得已而用之;剑道至高,不在杀戮,而在守护。”萧然天赋异禀,却时常因过于追求剑招精妙而心生浮躁,一日,凌尘带其立于山巅,命其以剑刺飞空中的落叶,萧然连出数剑,剑气纵横,却总差之分毫,凌尘叹道:“心有杂念,剑便失其灵,你看那落叶,非死物,乃自然之生机,你需以心观物,而非以剑追物。”
言罢,凌尘拔剑,没有惊天动地的剑气,没有眼花缭乱的招式,仅是轻轻一挥,剑光如水,三片落叶应声而落,切口平滑如镜,却未伤及叶脉分毫,萧然顿悟,原来师父的“尘心剑法”,早已臻于“人剑合一”的化境——剑即是他的手,他的眼,他的心。
江湖再起波澜,西域“拜火教”携“焚天剑法”东来,扬言要一统武林,各大门派人心惶惶,武当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,凌尘立于演武场,望着弟子们苦练的身影,眼神深邃如渊,他知道,这一战,或许是他最后一次以“剑帝”之名出山,但他不惧,因为武当剑道,不在于一人之强,而在于薪火相传;剑帝之名,不在于无敌于天下,而在于守护这江湖的安宁。
夜幕降临,月光洒在凌尘的剑鞘上,那柄曾饮魔血、曾斩风霜的长剑,此刻静静低鸣,仿佛在等待主人的再次觉醒,而远方的地平线上,一道火光冲天而起,拜火教的铁骑已至。
武当剑帝,一剑光寒十九州,这一战,江湖将铭记。

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