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空灵圣君》
九天之上,云海翻腾,如万马奔腾,卷起千堆雪,在这云海的最深处,有一座悬浮的仙山,名曰“空灵山”,山上殿宇琼楼,仙气缭绕,然却终年寂静,少有凡音,此山之主,便是三界之中只闻其名,未见其形的——空灵圣君。
空灵圣君,名号便已道尽其神髓。“空”,非虚无,而是包罗万象,心纳天地;“灵”,非鬼魅,而是洞悉万物,通达本真,他并非传统意义上手持神兵、怒目圆睁的威严天神,反倒如一缕清风,一片流云,无形无相,却又无处不在,有人说,他在月下抚琴,一曲《广陵散》能让顽石点头,枯木逢春;也有人说,他在云端弈棋,一子落定,便定下星辰轨迹,祸福旦夕。
传说,空灵圣君的居所“空灵殿”内,无金无玉,无珍无宝,唯有一张石案,一尾焦尾琴,以及一窗四季流转的景致,窗外时而春花烂漫,蝶舞蜂鸣;时而夏日炎炎,蝉鸣聒噪;时而秋高气爽,落叶归根;时而白雪皑皑,万物蛰伏,他便是这窗景的观察者,亦是这世间的守护者。
世人多求神佛,盼得庇佑,消灾解厄,然空灵圣君从不主动显圣,亦不索人间香火,他只在一方清净之地,静观天地变化,体悟众生疾苦,当世间怨气冲天,妖魔作祟时,他并非挥剑降魔,而是以一曲清音涤荡人心戾气;当生灵涂炭,民不聊生时,他并非呼风唤雨,而是以一丝灵机点化智者,引其寻得生存之道,他的“圣”,不在于降下神迹,而在于引导众生明心见性,返璞归真。
曾有痴情人,为求长生不老,寻遍千山万水,终至空灵山下,只见山间云雾缭绕,仙气渺渺,却不见圣君踪影,那人在山下苦守七七四十九日,滴水未进,只为求见一面,一老者飘然而至,对他说:“君心若为外物所役,求仙亦是妄念;君心若能澄澈如镜,随处皆是道场。”那人顿悟,拜谢而去,余生致力于修身养性,终得善果,那老者,便是空灵圣君所化。
空灵圣君的力量,源于“空”与“灵”,他不被俗世情爱所困,不为权势名利所动,故能“空”;他能感知一草一木的悲欢,一沙一石的呼吸,故能“灵”,他与天地同呼吸,共命运,是自然的化身,是大道的显化。
岁月流转,星移斗转,空灵圣君依旧守在那座空灵山上,看云卷云舒,听风声鹤唳,他不是高高在上的主宰,而是默默无言的导师,是三界之中最神秘,也最温暖的存在,或许,在某个月华如水的夜晚,当你静心聆听,能从风中听到他悠远的琴音,从星光中瞥见他淡然的笑靥,那便是空灵圣君,于无声处听惊雷,于无形处见真章。

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