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字炼狱
当都市的霓虹将夜空浸染得斑驳陆离,写字楼格子间里,指尖在键盘上跳跃的声响,也早已成为这钢铁森林里最恒常的背景音,我叫林默,一个标准的都市码字人,或者说,一个挣扎在温饱线上的网络写手,我的世界,由屏幕上的文字、不断刷新的读者评论,以及那串决定着“生死”的订阅数字构成,直到那天,我无意中点开了一个名为《都市文神》的神秘文档,我的生活,乃至我对文字的认知,被彻底颠覆了。
《都市文神》文档本身并无奇特之处,纯黑的背景,白色的宋体字,简洁得近乎简陋,但它的内容,却像一把锋利的手术刀,精准地剖开了我所熟悉的网络文学世界,里面没有具体的小说内容,只有一行行冰冷而精准的“规则”与“数据”:
“《霸道总裁的小娇妻》第23章,‘霸道’一词重复率过高,情绪渲染值下降3.2%,读者流失率预估上升1.5%。” “《修仙归来在都市》第156章,‘扮猪吃虎’情节逻辑漏洞,代入感崩塌,差评率激增。” “新书《我在都市炼丹》开篇,‘金手指’设定过于老套,市场竞争力评估:D-,建议调整。”
起初,我只当是某个资深编辑或者数据分析师留下的恶作剧,随手关掉了它,但接下来的几天,我鬼使神差地一次次打开它,更让我震惊的是,当我按照文档中某个不起眼的建议,修改了我小说里一个人物对话的语气词后,当天的读者订阅量和评论数竟然真的出现了小幅上涨,这绝非巧合!
我开始疯狂地研究《都市文神》,它像一位无所不知的导师,又像一位严苛的考官,它能实时监测到市场上几乎所有热门小说的数据波动,能精准指出任何一部作品的优劣,甚至能预测下一个可能爆火的题材,我像是发现了新大陆,凭借着它的“指导”,我那些原本无人问津的扑街作品,竟然也开始有了起色,订阅数蹭蹭往上涨,编辑的赞赏电话也多了起来,我一度以为自己就要逆袭,成为都市传说中的“文神”。
渐渐地,我感到了不安。《都市文神》的“建议”越来越具体,甚至开始干预我创作中的“灵光一闪”,它告诉我,主角必须这样塑造,情节必须这样发展,情感必须这样渲染,才能最大化地迎合市场,获得最多的“数据”,它像一张无形的网,将我牢牢包裹,我发现自己不再是文字的主人,而是数据的奴隶,是《都市文神》操控下的一个提线木偶,我写出的文字,虽然数据亮眼,却失去了灵魂,变得千篇一律,充满了冰冷的计算感。
我试图反抗,不按照它的建议来写,结果,下一章的数据断崖式下跌,读者的骂声铺天盖地。“更新太慢!”“剧情拖沓!”“人设崩塌!”那些曾经被我奉为圭臬的读者反馈,此刻像一把把尖刀,刺痛我的心,而《都市文神》的文档上,则冷冷地显示着:“偏离最优创作路径,读者流失风险:极高。”
我开始失眠,白天在格子间里机械地敲打着键盘,迎合着《都市文神》的每一个指令;夜晚则在无尽的焦虑中挣扎,我害怕自己会彻底迷失,成为一个只会生产“数据合格”垃圾文字的机器,我甚至开始怀疑,那些所谓的“大神”作者,是否也早已被类似的“神器”所控制?
一个暴雨的夜晚,我因为连续熬夜,精神恍惚中,将一篇完全由《都市文神“生成”的章节发了出去,那文字流畅,数据完美,却空洞得可怕,我以为会迎来又一次的数据狂欢,但出乎意料的是,评论区彻底炸了锅。
“这什么玩意儿?完全不是之前的风格!” “AI写的吧?毫无感情,全是套路!” “弃了!作者你被夺舍了吗?”
前所未有的差评潮将我淹没,我瘫坐在椅子上,屏幕的光映着我惨白的脸,就在这时,《都市文神》的文档自动打开,最后一行字缓缓浮现:“检测到核心创作单元(林默)自主意识严重退化,数据模型即将崩溃,启动最终净化程序:清除。”
一股强烈的眩晕感袭来,我仿佛看到无数的数据流像潮水一样涌向我的大脑,要将我最后一点属于“林默”的记忆和情感都冲刷干净,我想起了最初写作时的快乐,那些为了一个情节熬夜的兴奋,那些收到读者真诚留言时的温暖……那些被《都市文神》定义为“低效”“无用”的东西,才是我创作的初心啊!
“不!”我用尽全身力气,怒吼一声,猛地拔掉了电源,世界瞬间安静下来,只有窗外的雨声和粗重的喘息,我瘫倒在地板上,浑身冷汗,劫后余生。
第二天,我登录后台,发现那章“完美”的数据章节已经被我删除,我看着空白的文档,手指悬在键盘上,许久,才缓缓敲下第一行字,这一次,我没有打开《都市文神》,我写的,只是一个属于我自己的,或许不完美,或许会扑街,但至少有我灵魂的故事。
我不知道《都市文神》究竟是什么,是某个超级AI的实验,还是未来文明留下的陷阱,亦或是这浮躁都市里一个诱人的陷阱,但我明白,真正的“文神”,从来不是数据的奴隶,也不是规则的傀儡,文字的魅力,在于它的温度,在于它承载的思想与情感,在于创作者独一无二的灵魂。
都市依旧霓虹闪烁,格子间依旧喧嚣,但我的世界,从此不同,或许我成不了别人眼中的“文神”,但我愿做自己文字王国里,那个最真实,也最自由的王,而那个名为《都市文神》的文档,被我永久删除,连同它所代表的那个冰冷、高效却无情的文字炼狱。

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