华夏魂魄的千年舞动
“龙腾凤翥”——这四字如金石相叩,在时光长河中撞击出千载不息的回响,龙腾于九天云汉,凤舞于四海青山,它们不仅是中华大地上最神圣的图腾,更是我们民族精神深处那不息涌动的魂魄之舞,这魂魄,穿越数千年烽烟,从甲骨卜辞的刻痕里蜿蜒而出,在青铜礼器的斑驳中威严盘踞,在唐诗宋词的华章里昂首长吟,直至在今日世界的东方,依旧以磅礴之势腾跃,以高远之姿翱翔。
龙,是力量与智慧的化身,是华夏儿女血脉中奔腾不息的浩然之气,它“鳞虫之长”,兴云布雨,泽被苍生,从远古先民对自然伟力的敬畏与想象,到后来成为帝王威仪的象征,龙的精神内核从未改变——那是开拓进取、生生不息的磅礴伟力,你看那大禹治水,龙马负图,是龙的精神在洪荒中开辟出人间的坦途;你看那长城蜿蜒,如龙脊横亘,是龙的精神在危难中筑起了民族的脊梁,近代以来,山河破碎,龙亦沉沦,但深潜于水底的巨龙,其志未泯,当“东亚病夫”的屈辱如枷锁沉重,无数仁人志士如潜龙在渊,积蓄力量,终在民族危亡之际,化作冲天之龙,吼出“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”的豪迈宣言,这龙腾,是屈辱中的奋起,是困境中的突围,是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”的生动写照。
凤,是祥瑞与高洁的使者,是中华文明精神世界里那抹最绚烂的灵光,它“非梧桐不止,非练实不食,非醴泉不饮”,是德行的化身,是美好的向往,从《诗经》中“凤凰鸣矣,于彼高冈”的清音,到楚辞“凤皇翔于江汉兮,载云天之翼”的瑰丽,凤的形象早已融入我们文化的血脉,它象征着太平盛世的降临,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,当丝绸之路的驼铃声穿越沙漠,当郑和的宝船带着友好远航,凤的羽翼便拂过异国的土地,播撒下中华文明“和而不同”的智慧,在艺术的殿堂里,凤的舞姿翩跹:敦煌壁画中的飞天,衣袂飘飘,如凤舞九天;青花瓷上的凤纹,笔触细腻,尽显典雅端庄,这凤翥,是文明的交融,是艺术的升华,是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”的雍容气度。
龙腾与凤翥,从来不是孤立的篇章,它们共同谱写着华夏文明和谐共生、刚柔并济的壮丽史诗,龙的力量,需有凤的灵秀来涵养;凤的华美,需有龙的刚健来支撑,恰如我们民族性格,既有“可上九天揽月”的豪迈,亦有“敢下五洋捉鳖”的壮志;既有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”的担当,亦有“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”的胸襟,这龙腾凤翥,是阴阳相济,是乾坤交泰,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密码所在。
今日之中国,龙腾之势更劲,凤翥之姿更高,从“神舟”飞天、“蛟龙”探海,到“一带一路”联通世界,再到脱贫攻坚创造人间奇迹,我们正以龙马精神奋进新征程,以凤凰之姿展现新气象,这不仅是物质的飞跃,更是精神的传承——是龙腾凤翥的古老图腾,在新时代的画卷上,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。
龙腾,腾的是民族复兴的壮志凌云;凤翥,翥的是文明互鉴的自信从容,当巨龙再次昂首于世界东方,当彩凤再次翱翔于人类精神的高空,那《龙腾凤翥》的千年舞动,便是对人类文明最恢弘的礼赞,昭示着一个古老民族在新时代的伟大觉醒与永恒追求,这魂魄,永不磨灭;这舞动,永不停歇!

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