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山如画
“江山如画”,这四字一出,仿佛一幅泼墨山水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,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致最精炼的赞叹,更是华夏儿女千百年来对故土深情厚谊的浓缩表达,这“画”,是鬼斧神工的自然造化,也是人文荟萃的历史沉淀,更是融入血脉的家国情怀。
江山之“画”,在于其鬼斧神工的自然之美,从“峨眉山月半轮秋,影入平羌江水流”的清幽,到“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”的豪迈;从“飞流直下三千尺,疑是银河落九天”的雄奇,到“欲把西湖比西子,淡妆浓抹总相宜”的温婉,祖国的山河,或险峻奇绝,如五岳之尊、黄山四绝;或秀美如画,如桂林山水、江南水乡;或广袤无垠,如内蒙古草原、青藏高原,每一处风景,都是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光精心勾勒的线条,用四季变换的色谱细致渲染的画卷,春有百花秋有月,夏有凉风冬有雪,这无垠的画卷,随着时序更迭,呈现出无穷的魅力,令人目不暇接,心旷神怡。
江山之“画”,更在于其融入历史的人文之韵,山水无言,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。“画”中不仅有景,更有情,更有故事,你看那万里长城,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,它是古代劳动人民血与汗的结晶,是中华民族坚韧不屈的脊梁,每一块城砖都镌刻着历史的沧桑,你听那汨罗江畔,屈原的“路漫漫其修远兮,吾将上下而求索”的悲怆吟诵,至今仍在江风中回荡,为这片山水增添了忠贞与高洁的底色,再看那江南水乡,小桥流水人家,乌篷船咿呀摇过,白墙黛瓦间,流淌的是千年的诗情画意,是文人墨客挥毫泼墨的灵感源泉,从李白的“飞流直下三千尺”到苏轼的“淡妆浓抹总相宜”,无数文人骚客以山河为纸,以笔墨为刀,将他们的情感与思想融入这江山画卷,使其意境更加深远,韵味更加悠长。
江山之“画”,在于其激发的家国情怀,这“画”是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心中的印记。“江山如此多娇,引无数英雄竞折腰。”正因这江山如画,我们才深深眷恋她,才愿意为她抛头颅、洒热血,无论是抵御外侮的英雄儿女,还是和平年代建设祖国的奋斗者,他们心中都怀揣着这幅“江山如画”的蓝图,为之奋斗,为之奉献,这份情怀,是“位卑未敢忘忧国”的责任,是“留取丹心照汗青”的赤诚,是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”的豪情,它连接着过去与未来,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,为了守护这幅画卷的美丽与完整,为了让她更加绚丽多彩而不懈努力。
今日之中国,江山依旧如画,更添时代新彩,高铁飞驰,架起了连接山河的彩虹;大桥横跨,天堑变通途;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,让这幅古老的画卷焕发出更加生机勃勃的绿色,我们既是这幅画卷的欣赏者,更是这幅画卷的描绘者和守护者。
“江山如画”,一句赞叹,道不尽自然的壮美,历史的厚重,与人文的璀璨,让我们永远珍爱这幅“江山如画”,以奋斗为笔,以担当为墨,在新时代的征程上,继续描绘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壮丽篇章,让这幅画卷永远璀璨夺目,生生不息!

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