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地玄黄,谁主沉浮?
《龙潜凤翥》
天地玄黄,宇宙洪荒,时光长河奔涌不息,裹挟着无数兴衰起落,将生命个体与浩瀚命运紧密相连,其间,有“潜龙勿用”的沉寂蛰伏,亦有“见龙在田”的崭露头角;有“凤翼天览”的蓄势待发,亦有“凤翥九霄”的凌云之姿,这“龙潜凤翥”四字,恰如一幅恢弘画卷,描摹着生命从幽微走向璀璨、由沉寂迈向辉煌的壮阔征途,更昭示着一种亘古不易的宇宙法则:真正的伟力,必经深潜之磨砺,方得翥翔之从容。
潜者,非沉沦也,乃厚积之基。 如巨龙蛰伏深渊,不见其首尾,非其力竭,乃其蓄势,此“潜”,是深埋地下的虬根,在黑暗中无声吮吸,只为有朝一日能顶裂磐石,撑起参天绿荫;是古窑深处不熄的窑火,将陶土置于烈焰反复煅烧,只为赋予其器型与灵魂,在时光里凝成不朽,它亦如太史公笔下“文王拘而演《周易》;仲尼厄而作《春秋》”的困顿坚守,是曹雪芹于悼红轩中“披阅十载,增删五次”的孤灯血墨,没有这深潜的沉寂,没有在幽微中对本质的叩问、对技艺的千锤百炼,所有的翱翔都将是无根的浮萍,脆弱得经不起一丝风浪,深潜,是向内的深耕,是灵魂在寂静中的锻造,是积蓄足以撕裂混沌、撼动九霄的能量。
翥者,非轻扬也,乃厚积之薄发。 当潜藏的龙吟终于震彻深渊,当积蓄的凤羽终于承载千钧之力,那便是“凤翥九霄”的时刻,这“翥”,是冲破云层的雷霆,撕裂长空的闪电,以不可阻挡之势宣告力量的觉醒;是深埋的种子破土而出,以嫩绿顶开沉重的岩石,向着阳光伸展生命的渴望,它如陈涉于大泽乡振臂一呼,点燃了星火燎原的秦末烽烟;如苏轼历经乌台诗案、黄州贬谪的深潜磨砺后,于赤壁之下高歌“大江东去”,将人生的旷达与才情推向巅峰,这翱翔,不是浅薄的张扬,而是积蓄已久的光芒终于喷薄而出,是生命在历经淬炼后抵达的必然高度,是向外的绽放,是灵魂在风暴中淬炼出的璀璨华章。
潜翥之间,乃天道之循环,亦为人之圭臬。 无潜之翥,如无源之水,终将干涸;无翥之潜,如藏匣之玉,永失光华,历史的长河中,多少王朝兴替、人物浮沉,莫不遵循此道,汉高祖刘邦,曾为泗水亭长,深潜于草莽,洞悉世事人心,方能在秦末乱世中积蓄力量,翥起于芒砀,终成帝业,诸葛孔明,躬耕于南阳,潜读经史,洞察天下大势,方能在刘备三顾之际,以《隆中对》翥展宏图,辅蜀汉立鼎三分,反之,多少曾显赫一时的权贵,因失却了深潜的根基,沉溺于表面的翱翔,最终如折翼之凤,坠入尘埃,可见,深潜是翱翔的底气,翱翔是深潜的印证,二者互为表里,缺一不可。
观乎今朝,时代浪潮奔涌,机遇与挑战并存,我们当以“潜龙”之心,于喧嚣中守一份沉静,于浮躁中求一份扎实,潜心钻研学问,深耕专业领域,在无人问津处默默积累,为未来的翱翔锻造最坚韧的翅膀,亦当以“凤翥”之志,在时机成熟时勇于担当,在时代召唤下奋力腾飞,不因暂时的沉寂而消沉,不因一时的蛰伏而迷茫,须知,每一次深潜,都是为了更高远的翱翔;每一次积蓄,都是为了更辉煌的绽放。
天地玄黄,宇宙洪荒,龙潜凤翥,大道昭彰,生命之伟力,始于深潜之幽谷,成于翥翔之苍穹,愿我们皆能深潜如龙,厚积待发;终得翥凤,凌云而上,在这永恒的潜翥交响中,书写属于个体,也属于时代的壮丽篇章。

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