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ogle浏览器怎么保存JSON?超详细教程来了
在日常开发或数据处理中,我们经常需要通过Google浏览器(Chrome)查看或保存API返回的JSON数据,但JSON文件通常以网页形式展示,直接“另存为”往往保存为HTML文件,无法直接使用,本文将详细介绍3种高效保存JSON文件的方法,从基础操作到进阶技巧,帮你轻松搞定JSON数据保存。
浏览器开发者工具“复制”+“文本编辑器”保存(通用且精准)
这是最常用、最推荐的方法,尤其适合需要直接获取JSON内容并保存为文件的场景,能确保数据格式完整且无多余代码。
操作步骤:
-
打开JSON数据页面
在Chrome中访问包含JSON数据的网址(例如API接口:https://example.com/api/data),页面会显示JSON格式的文本(通常带语法高亮,如缩进、引号等)。 -
进入开发者工具
- 快捷键:Windows/Linux按
F12,Mac按Command+Option+I; - 菜单路径:右上角“⋮”→“更多工具”→“开发者工具”。
- 快捷键:Windows/Linux按
-
定位到Response(响应)数据
- 在开发者工具中,切换到 “网络”(Network) 选项卡;
- 刷新页面(
F5),在列表中找到对应的请求(通常为GET请求,URL包含api或json); - 点击请求名称,在右侧面板中切换到 “响应”(Response) 选项卡,这里会显示原始的JSON数据(纯文本格式,无HTML标签)。
-
复制JSON数据
- 选中“Response”面板中的全部JSON内容(快捷键:
Ctrl+A/Command+A); - 右键点击选择“复制”(
Ctrl+C/Command+C),或直接按Ctrl+C/Command+C。
- 选中“Response”面板中的全部JSON内容(快捷键:
-
保存为JSON文件
- 打开任意文本编辑器(如Windows的记事本、Mac的“文本编辑”,或VS Code、Sublime Text等代码编辑器);
- 粘贴复制的内容(
Ctrl+V/Command+V); - 点击“文件”→“另存为”,在“保存类型”中选择“所有文件()”,文件名后缀改为
.json(例如data.json),保存即可。
优点:
- 数据纯净,无HTML干扰;
- 适用于所有能通过浏览器访问的JSON接口(包括跨域请求,只要接口允许查看);
- 可通过编辑器直接校验JSON格式(如VS Code会自动高亮语法)。
浏览器“另存为”+手动修改后缀(简单但需注意格式)
如果JSON数据量较小,且页面显示的就是纯JSON文本(无其他HTML结构),可以直接通过浏览器“另存为”功能保存,但需手动调整文件格式。
操作步骤:
-
打开JSON页面
确保当前页面直接展示JSON数据(例如访问https://jsonplaceholder.typicode.com/posts/1,页面会显示类似{"id":1,"title":"..."}的纯文本)。 -
执行“另存为”
- 右键点击页面空白处,选择“另存为”(或按快捷键
Ctrl+S/Command+S); - 在弹出的窗口中,选择保存位置,设置文件名(如
my_data)。
- 右键点击页面空白处,选择“另存为”(或按快捷键
-
修改文件后缀
- 默认保存的可能是
.html或.txt文件,需手动将后缀改为.json(例如将my_data.html改为my_data.json); - 若看不到文件后缀,需在文件资源管理器中勾选“文件扩展名”(Windows:查看→勾选“文件扩展名”;Mac:Finder→偏好→高级→勾选“显示所有文件扩展名”)。
- 默认保存的可能是
-
验证文件格式
保存后用浏览器打开.json文件(或拖拽到Chrome标签页),若显示语法高亮(如缩进、颜色区分),说明格式正确;若显示为纯文本,可能是编码问题,建议用编辑器打开并重新保存为UTF-8编码。
注意事项:
- 仅适用于页面无额外HTML结构的情况(若页面有导航栏、按钮等,“另存为”会保存完整HTML,JSON数据可能被包裹在
<pre>或<script>标签中,需手动提取); - 部分浏览器可能会因安全策略阻止直接保存为
.json,若无法修改后缀,可尝试方法一。
借助浏览器插件(适合频繁保存JSON的用户)
如果你经常需要保存网页上的JSON数据,安装专门的浏览器插件可以大幅提升效率,推荐一款轻量级插件:JSON Formatter(Chrome商店搜索即可安装,免费且无广告)。
操作步骤:
-
安装插件
- 打开Chrome应用商店,搜索“JSON Formatter”;
- 点击“添加到Chrome”,确认安装并重启浏览器。
-
查看并保存JSON
- 访问包含JSON数据的页面,插件会自动格式化JSON内容(语法高亮、折叠层级等);
- 右键点击格式化后的JSON区域,选择“Save as JSON”(或通过插件图标栏的“保存”按钮);
- 在弹出的窗口中设置文件名和保存位置,直接保存为
.json文件,无需手动修改后缀。
其他推荐插件:
- Copy as JSON:右键即可复制格式化后的JSON,方便粘贴到编辑器;
- Save Page WE:支持保存网页任意部分(包括JSON区域)为文件,功能更全面。
优点:
- 一键保存,无需手动复制粘贴;
- 自动格式化JSON,提升可读性;
- 适合需要频繁操作JSON的用户(如开发者、数据分析师)。
常见问题Q&A
Q:保存的JSON文件打开是乱码怎么办?
A:可能是编码问题,建议用编辑器(如VS Code)打开文件,点击右下角编码标识(如“UTF-8”),选择“保存时重新编码”→“UTF-8”,重新保存即可。
Q:为什么“另存为”后文件不是JSON格式?
A:浏览器默认将网页保存为HTML,需手动修改后缀为.json,并确保文件内容为纯JSON文本(无HTML标签),若内容混杂,建议使用方法一或方法三。
Q:跨域API的JSON数据能保存吗?
A:如果接口允许浏览器直接访问(未设置CORS限制),可通过方法一(开发者工具)获取Response数据;若接口被跨域限制,需后端配合或使用代理工具(如Charles)抓取数据。
保存JSON文件的方法灵活多样,根据需求选择即可:
- 精准需求(如API数据):用开发者工具复制+编辑器保存(方法一);
- 简单场景(小体积纯JSON页面):直接“另存为”+改后缀(方法二);
- 频繁操作:安装JSON插件(方法三),效率翻倍。
这些技巧,无论是调试接口还是处理数据,都能轻松搞定JSON文件的保存!

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