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LC编程实战:解析JSON数据的实用指南**
在现代工业自动化领域,可编程逻辑控制器(PLC)不再仅仅是执行简单逻辑控制的设备,随着工业4.0和工业物联网(IIoT)的兴起,PLC越来越多地需要与上层管理系统、MES系统、云平台或其他智能设备进行数据交互,JSON(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)作为一种轻量级、易读易写的数据交换格式,因其灵活性和通用性,在工业数据通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,在PLC中编写JSON解析程序的方法,已成为许多自动化工程师的必备技能,本文将详细介绍PLC编写JSON解析程序的思路、方法和实用技巧。
为什么PLC需要解析JSON?
在技术细节之前,我们首先要明确PLC解析JSON的必要性:
- 与IT系统集成:许多企业的MES、ERP等系统采用JSON格式进行数据交换,PLC需要解析来自这些系统的指令或配置信息。
- 物联网(IIoT)数据上传:PLC采集的现场数据(如设备状态、传感器读数、生产计数等)常需封装成JSON格式上传至云平台或数据分析服务器。
- 人机界面(HMI)高级交互:一些现代HMI支持通过JSON格式进行更复杂数据的展示和配置,PLC需要解析HMI下发的JSON配置。
- 第三方设备通信:许多智能传感器、条码阅读器、机器人等设备支持JSON格式的数据接口,PLC需要与其进行数据交互。
PLC解析JSON的基本思路
JSON数据由两种结构组成:
- 对象(Object):无序的键值对集合,以 包裹,键值对之间用逗号分隔,键和值之间用冒号分隔。
{"name":"PLC1", "status":"running", "temperature":65.5} - 数组(Array):值的有序集合,以
[]包裹,值之间用逗号分隔。[{"sensor":"T1", "value":25.1}, {"sensor":"T2", "value":26.3}]
PLC解析JSON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:
- 接收JSON数据:PLC通过串口(如RS232/RS485/CANopen)、以太网(TCP/IP, HTTP, MQTT, Profinet等)或总线等方式接收到JSON格式的字符串数据。
- 数据预处理(可选):如果接收到的数据包含不必要的字符(如前后空格、BOM头、换行符等),需要进行初步的清理。
- 遍历与识别:逐个字符或按特定标记遍历JSON字符串,识别出对象、数组、键、值、字符串、数字、布尔值(true/false)和null等基本元素。
- 提取目标数据:根据已知的JSON结构或约定的协议,定位到需要提取的键(Key)或数组索引,将其对应的值(Value)提取出来。
- 数据类型转换与存储:将提取出的值(通常是字符串形式)根据其类型(数字、布尔值等)转换为PLC内部可识别的数据类型,并存储到PLC的变量(如输入寄存器、输出寄存器、内部标志位、数据块等)中。
- 错误处理:在解析过程中,可能会遇到格式错误、数据缺失、类型不匹配等问题,需要加入适当的错误处理机制,保证PLC的稳定运行。
PLC编写JSON解析程序的方法与实现
PLC编程语言(如IEC 61131-3标准的梯形图LD、功能块图FBD、结构化文本ST、指令表IL、顺序功能图SFC)中,结构化文本(ST)因其强大的文本处理能力和类Pascal的语法,最适合编写JSON解析程序,以下将主要基于ST语言进行阐述。
手动解析(字符串分割与查找)
这是最基础的方法,适用于JSON结构简单、固定且数据量不大的场景。
- 原理:利用字符串函数(如
FIND,LEFT,RIGHT,MID,DELETE,INSERT,CONCAT等)对JSON字符串进行分割、查找和提取。 - 步骤示例(以解析
{"temperature":65.5, "humidity":80}为例):- 查找键
"temperature"的位置。 - 找到键后的冒号。
- 从冒号后开始,查找下一个逗号或右花括号,确定值的结束位置。
- 提取值
"65.5",并将其转换为REAL类型存储到PLC变量中。 - 同理提取
humidity的值。
- 查找键
- 优点:
- 不依赖额外库,仅使用PLC基本字符串指令。
- 容易理解,逻辑直观。
- 缺点:
- 对于复杂嵌套的JSON,代码量巨大,逻辑复杂,难以维护。
- 对JSON格式变化的适应性差。
- 解析效率相对较低。
使用状态机(State Machine)
对于结构稍复杂或需要处理多种JSON元素的情况,可以采用状态机的方法。
- 原理:将解析过程划分为不同的状态(如“初始状态”、“寻找键状态”、“解析值状态”、“处理数组状态”等),根据当前字符和输入条件切换状态,并在特定状态下执行相应操作。
- 实现:在ST中,可以使用CASE语句或IF-ELSE IF结构结合状态变量来实现。
- 优点:
- 能够处理更复杂的JSON结构,包括嵌套对象和数组。
- 逻辑相对清晰,易于扩展。
- 缺点:
- 需要精心设计状态转换逻辑。
- 代码量仍然较大,开发调试耗时。
使用现成的JSON解析库/函数块(推荐)
这是最推荐、最高效的方法,尤其对于主流品牌的PLC。
-
原理:许多PLC厂商或第三方开发者已经提供了专门用于JSON解析的库文件(.lib, .pkg, .dll等)或标准功能块(FB),这些库通常封装了复杂的解析算法,用户只需进行简单的调用和配置。
-
如何获取:
- PLC品牌官方资源:例如西门子的TIA Portal博途平台有第三方库支持,罗克韦尔的Studio 5000也有相关Add-on或示例代码。
- 开源社区:GitHub等平台上有一些为特定PLC平台开发的JSON解析库。
- 第三方开发商:一些专业的工业软件公司提供功能更强大的JSON解析工具库。
-
使用示例(以假设的
JSON_PARSER功能块为例):VAR jsonParser : JSON_PARSER; // JSON解析功能块实例 jsonDataToParse : STRING; // 待解析的JSON字符串 temperatureValue : REAL; // 存储温度值 humidityValue : INT; // 存储湿度值 parseDone : BOOL; // 解析完成标志 parseError : BOOL; // 解析错误标志 END_VAR // 假设jsonDataToParse已经接收到数据 jsonDataToParse := '{"temperature":65.5, "humidity":80}'; // 调用解析功能块(具体接口根据实际库而定) JSON_PARSER( ENABLE := TRUE, JSON_STRING => jsonDataToParse, // 指定要提取的键和对应的PLC变量 // KEY1 => 'temperature', VALUE1 => temperatureValue, // KEY2 => 'humidity', VALUE2 => humidityValue, DONE => parseDone, ERROR => parseError ); IF parseDone AND NOT parseError THEN // 解析成功,可以使用temperatureValue和humidityValue ... ELSIF parseError THEN // 解析错误,进行错误处理 ... END_IF -
优点:
- 开发效率极高,代码量少。
- 功能强大,支持复杂JSON结构、嵌套、多种数据类型。
- 通常经过充分测试,稳定性和可靠性有保障。
- 错误处理机制完善。
-
缺点:
- 可能需要额外安装或购买库/功能块。
- 对库的依赖性较强。
利用高级语言或脚本(适用于支持脚本运行的PLC)
一些高端PLC或边缘计算网关支持使用高级语言(如Python, JavaScript)或脚本进行编程。
-
原理:这些语言通常有成熟的JSON解析库(如Python的
json库,JavaScript的JSON对象),可以直接调用其强大的解析功能。 -
示例(Python在PLC中的伪代码):
import json json_string = '{"temperature":65.5, "humidity":80}' data = json.loads(json_string) # 将JSON字符串解析为Python字典 temperature_value = data

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