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LC如何解析与识别JSON文件:原理、方法与实践指南
在工业自动化领域,可编程逻辑控制器(PLC)作为核心控制单元, traditionally 处理的是结构固定的I/O信号、简单的逻辑指令或预定义的通信协议(如Modbus、Profinet),但随着工业4.0的推进,设备间需要传输更复杂、更灵活的数据(如配置参数、生产日志、传感器多维度数据),JSON(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)因其轻量级、易读、键值对灵活的特性,逐渐成为工业数据交互的候选格式,PLC如何识别并解析JSON文件呢?本文将从原理、实现路径、挑战及解决方案展开详细说明。
PLC识别JSON的核心原理:从“二进制流”到“结构化数据”
PLC本身是面向实时控制的专业设备,其原生编程环境(如西门子TIA Portal、罗克韦尔Studio 5000、三菱GX Works)通常不直接支持JSON解析,要实现PLC对JSON文件的“识别”,本质上是将JSON格式的文本数据转换为PLC可理解和处理的结构化数据(如变量、数组、结构体),这一过程需经历三个关键步骤:
- 数据获取:通过PLC支持的通信接口(如以太网、串口、SD卡、USB)或协议(如HTTP、MQTT、FTP)获取JSON文件(或JSON数据流)。
- 解析验证:对获取的JSON文本进行语法合法性检查(是否符合JSON标准格式),并拆解出键(key)与值(value)的对应关系。
- 数据映射:将解析后的键值对映射到PLC内部的变量、寄存器或数据区,供控制逻辑调用。
PLC识别JSON的常见实现路径
根据PLC的性能(如处理能力、内存大小)、品牌及开发环境的不同,识别JSON的方法可分为以下几类:
基于PLC内置高级功能模块(中高端PLC适用)
部分中高端PLC(如西门子S7-1500/1200、罗克韦尔ControlLogix、欧姆龙NJ/NX系列)提供了“通信模块”或“高级语言功能”,可直接支持JSON解析:
- 西门子PLC:通过TIA Portal集成的“TIA Portal JSON Library”(第三方库或官方功能块),或使用“脚本功能”(如SCL结构化控制语言)编写解析逻辑,使用
_JSONParse功能块将JSON字符串转换为PLC内部的数据结构(如STRUCT或ARRAY)。 - 罗克韦尔PLC:通过Studio 5000的“Add-On Instructions(AOI)”调用第三方JSON解析库(如Rockwell的“JSON Parser”第三方组件),或利用“Structured Text(ST)”语言手动解析。
- 欧姆龙PLC:在NJ系列中,可使用“Structured Text”结合“字符串处理指令”解析JSON,或通过“NJ/NX JSON Support Package”(官方扩展包)简化开发。
示例(西门子SCL伪代码):
VAR_JSON_STRING : STRING := '{"temperature":25.5,"status":"OK"}'; // JSON字符串输入
VAR_RESULT : STRUCT
temperature : REAL;
status : STRING[3];
END_STRUCT;
BEGIN
// 调用JSON解析功能块
_JSONParse(
JSONString := VAR_JSON_STRING,
OutputData := VAR_RESULT
);
END_VAR
解析后,VAR_RESULT.temperature可直接参与温度控制逻辑。
通过边缘计算网关/协议转换器(通用方案)
对于低端PLC或无内置JSON解析能力的设备,可通过外部边缘计算网关(如西门子SIMATIC IOT2040、贝加莱APC系列、树莓派+工业软件)实现“预处理”:
- 流程:PLC通过Modbus/TCP等协议将原始数据发送至网关,网关运行Python/Node.js等脚本语言(如
json库)解析JSON,再将解析后的结构化数据通过OPC UA、MQTT等协议回传给PLC。 - 优势:无需修改PLC程序,降低对PLC性能的要求,适合多品牌PLC集成场景。
- 示例(Python伪代码):
import json import paho.mqtt.client as mqtt
接收PLC发送的JSON数据(假设通过MQTT)
def on_message(client, userdata, msg): json_data = json.loads(msg.payload.decode()) temperature = json_data["temperature"] status = json_data["status"]
将解析后的数据通过Modbus写入PLC寄存器
modbus_client.write_register(40001, int(temperature * 10)) # 假设温度放大10倍存储
client = mqtt.Client() client.on_message = on_message client.connect("broker.example.com", 1883, 60) client.subscribe("plc/json_data") client.loop_forever()
#### 3. 基于PLC的“字符串处理+手动解析”(低端PLC简易方案)
对于无高级功能模块的低端PLC(如小型三菱FX系列、西门子S7-200 SMART),可通过内置的字符串指令(如`FIND`、`MID$`、`LEFT$`、`RIGHT$`)手动拆解JSON字符串。
**核心思路**:
- 假设JSON格式固定(如`{"key1":value1,"key2":value2}`),通过查找分隔符(`{`、`}`、`:`、`,`)定位键值位置;
- 提取键(如`"temperature"`)后,根据值的类型(数字、字符串)进一步截取并转换为PLC可识别的数据格式(如将`"25.5"`转换为`REAL`类型)。
**示例(三菱FX系列梯形图逻辑思路)**:
1. 使用`FIND`指令定位`"temperature"`后的`:`位置,截取`:`后的字符串直到`"`或`,`,得到`"25.5"`;
2. 使用`ATOI`(字符串转整数)或`ATOF`(字符串转浮点)指令将`"25.5"`转换为`REAL`数据,存入D100寄存器。
**局限性**:仅适用于结构简单、格式固定的JSON,若JSON嵌套复杂或字段动态变化,开发量极大且易出错。
#### 4. 集成工业云平台或HMI的解析能力
部分工业HMI(人机界面)或云平台(如西门子MindSphere、罗克韦尔FactoryTalk View)支持直接解析JSON,并通过标签(Tag)映射与PLC交互:
- **HMI方案**:HMI通过HTTP/MQTT接收JSON数据,内置解析引擎将JSON字段映射为HMI变量,再通过OPC UA或Modbus与PLC同步数据。
- **云平台方案**:PLC将原始数据上传至云平台,云平台解析JSON后生成可视化报表或控制指令,再下发给PLC执行。
### 三、PLC识别JSON的挑战与解决方案
尽管PLC识别JSON在技术上可行,但仍面临以下典型挑战,需针对性解决:
| **挑战** | **解决方案** |
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|
| **PLC性能限制**(内存不足、处理速度慢) | 优先选择轻量级JSON解析库;仅解析必要字段;通过边缘网关预处理,减轻PLC负担。 |
| **JSON格式动态变化** | 在PLC或网关端设计“动态解析”逻辑,如通过键名匹配映射表,而非固定字段位置。 |
| **实时性要求高** | 避免复杂嵌套JSON;使用二进制JSON(如CBOR)替代文本JSON,减少解析耗时。 |
| **错误处理复杂** | 增加JSON格式校验(如检查`{`/`}`匹配、键值完整性);解析失败时触发异常处理逻辑(如默认值、报警)。 |
### 四、实践案例:PLC通过HTTP获取并解析JSON传感器数据
**场景**:一台西门子S7-1500 PLC需通过HTTP从温湿度传感器获取JSON数据(`{"temp":23.6,"humid":45.2}`),并控制空调启停。
**实现步骤**:
1. **PLC配置HTTP客户端**:在TIA Portal中调用`TSEND_C`功能块,配置传感器IP、端口及HTTP GET请求。
2. **接收JSON字符串**:通过`TSEND_C`的`DONE`信号触发,将HTTP响应的Body(JSON文本)存入`#JSON_BUFFER` STRING变量。
3. **调用JSON解析库**:使用第三方`JSON Library for S7-1500`(如Siemens Community提供的库),调用`JSON_Parse`功能块,将`#JSON_BUFFER`解析为`#SensorData`结构体(含`temp:REAL`、`humid:REAL`字段)。
4. **控制逻辑**:比较`#SensorData.temp`与设定阈值(如26℃),若超过则置位Q0.0
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